小说帮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游戏开拓者 > 第十七章 再战WPS

第十七章 再战WPS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在IBM推出PC/XT机的前夕,公司迎来一名新人,来自RSI公司(现在公司名称已经改成我熟悉的ORACLE)的斯科特。
为了增加可移植性,RSI公司决定Oracle第三版采用C语言重写,可是用C语言改写ORACLE的压力很大,无休止的软件调试终于让斯科特不堪重负,只好选择了一走了之。

由于之前我去RSI公司的时候和一些员工交流过,我们公司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很吸引他们,所以这次斯科特就选择来我们公司试试看。我给他安排了设计一个轻量级关系数据库的任务,未来准备用于Office套件中。

在IBM还在和“花生”较劲的时候,微软不甘寂寞的拉开了文字处理软件大战的帷幕,异常激烈的战斗再次打响。

字处理软件的全称应该叫“文字处理系统(WPS)”。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编辑、检索等功能的文字处理系统,是美国王安电脑公司在1975年推出,能在屏幕上直接显示文字,能用键盘快速录入、修改文稿,能像普通打字机和印刷机那样印制文件,它实现了电脑和打字机“嫁接”,从而在办公室引出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王安之后,IBM、CPT等公司纷纷打出自己的WPS产品,但它们与王氏的WPS一样,都是专用的文字处理机,而不是通用于个人电脑上的字处理软件。

1979年的某天,一家名为MicroPro的小软件公司,开发出来一款用于个人电脑上的通用型字处理软件,这款由罗宾斯坦(S.Rubinstein)推出的软件正是那个如雷贯耳的字处理先锋――“文字之星”(WordStar),简称WS。

“文字之星”冉冉升空,顷刻大放光明。.26dd.Cn-PC机潮流,把原在8080处理器上用汇编语言写作的WS,迅速改编成16位机版本,继而在PC机世界里大红大紫。可以说,全世界大多数办公室的文秘人员,都是借助WS才跨进OA(办公室自动化)的门槛。

新生的事物总有它不完美之处,WS的固有弊端阻碍了它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多数操作必须同时按下几个键的组合,人们至少要记住30~50个操作键和复杂的排版规则,才能熟练地输入和编辑文本。凡用过WS的人,谁能不常备一本手册放在机器旁不断地翻阅呢?什么“Ctrl-K-J删除”、“Ctrl-K-X存盘”等等。美国一家著名的软件杂志甚至把这种弊端,提到“有害于思想自由”的高度来“上纲上线”。

正是看中了.26dd.CnS-Word),既为公司扬威又简短明确。

1983年Comdex电脑大展的举办地是在位于美国东部的亚特兰大,一想到去年的大展因VisualSheet和Lotus1-2-3横插一杠而使Multiplan黯然失色的往事,微软决心让MS-.26dd.CnS-Word还设计出能阅读WS编辑的文字功能,既方便用户“改换门庭”又狠“挖”了WS的“墙角”,可谓“别有用心”。

为了造成强烈的轰动效应,微软为MS-Word的上市策划了一种前无先例的销售计划,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集团轰炸”。

那一年,著名的《PC世界》杂志正在着手编辑一本介绍畅销软件的专辑,并设想选择那么三、五个软件制成盘片随杂志赠送给订户试用。得知此事后,微软的销售经理当即登门造访,直接砸出35万美元的巨款,卖断了全部盘片的制作权。

这35万美元全部是用来为MS-.26dd.CnS-Word顿时插上了翅膀,从西雅图开始,一直“炸”遍整个美利坚。

磁盘已经飞向用户手中,比尔.盖茨开始焦急地等待“轰炸”后的捷报,可是不断反馈的“邸报”却差强人意。各地销售人员纷纷传说令人不安的信息:一批又一批在校的大学生们,正在挨家挨户推销一种新的字处理软件,上门服务加示范表演,比起微软的“地毯式轰炸”来,新软件的“游击战术”似乎更胜一筹。

最后确切的“情报”终于送达微软总部,这个新的字处理软件是VisualSystem搭乘微软宣传的东风,悄悄推出的VisualWriter。

这次我们公司没有照搬微软“集团轰炸”的大手笔,而采取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上门推销。默默无闻不要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专门负责字处理软件的部门耐心地为每一位顾客排忧解难,不厌其烦地回答每一个询问电话,连邮寄包装这样的琐事也事必躬亲。

辛劳耕耘,热诚服务,这种近似于“原始”的商业方式,在高新技术产业里同样能获得沉甸甸的收获,甚至比大作广告的影响更为深远。当微软还在为MS-Word大喊大叫的时候,VisualWriter已经不声不响地打进畅销软件排行榜前20名。

或许,MS-.26dd.CnS-Word,花费如此巨额财力和人力“轰炸”之后,只获得可怜的5%的份额。

两次出击,无功而返,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在应用软件领域似乎很不走运,只好再次定出新目标,祈盼着奇迹的降临。

本站最新网址:https://xsbang.net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