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帮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游戏开拓者 > 第一章 回国准备

第一章 回国准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1986年10月,经过几年发展VS公司和BestGame的经营都已步入正轨,平常我主要工作就是参与操作系统发展的研讨、在战略层面上指导公司发展和到旗下的游戏制作公司看看工作进度或者偶尔提提游戏设计的建议,空闲时间也慢慢多了起来,我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后世的我曾经梦想过亲手设计一款风靡世界的游戏,也曾经梦想过加入国内一家著名游戏公司,可惜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实现。刚来到这边时,因为生存的压力,我根本没时间去想,现在公司的经营已经初步上了轨道,这个念头又开始在我的脑海中冒头。我知道如果现在回国内去从事游戏设计非常困难,不但没有游戏设计人才,更重要的是完全没有游戏公司生存的土壤。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是为了我的梦想能有实现的一天,我觉得是时候为自己打点基础了。

“我记得未来的几年是国内IT行业的大发展时期,很多第一代IT英雄人物都出没在这时。如果我现在回国投点资,建立几家公司,只要找到合适的管理者,应该能让公司能顺利发展几年,这期间再招募些人过来培养培养,到时候我再想从事游戏行业应该就不用担心没有基础了。”就在我坐在办公室的靠背沙发上想着自己的计划时,秘书小姐将一份邀请函送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拿起来一看,原来是康柏发出的邀请函。

10月初,康柏首发386电脑相当顺利,市场反映强烈,更令康柏高兴的是强敌IBM无力还手,于是有些踌躇满志的康柏在休斯顿的希尔顿酒店举办了一场小型聚会,准备邀请联盟成员交流下一步的行动,我和虞博士也在邀请行列之中。

几天后,希尔顿酒店十二层大厅……

在大厅里稍转了会,和几个兼容机厂商的董事长、总裁什么的打了打招呼,远远的看到英特尔的葛洛夫和康柏的哈里斯被一群人围在中间,看起来聊得好像很高兴似的。为了自己的计划,我拜托虞博士把葛洛夫和哈里斯请到大厅旁的商务包房商量点事,我则先走进去等着。虞博士还是很有面子的,没一会葛洛夫和哈里斯就走了进来,等三方坐定,哈里斯忍不住问道:“东方的神奇小子,找我们来有什么好事啊?”

我笑了笑说道:“葛洛夫先生、哈里斯先生,不知二位有没有考虑过中国市场?”

“中国,那里会有人买微机?”哈里斯像是听到最好笑的笑话一样哈哈大笑。

“我们英特尔去年就已经在北京设了办事处,可惜业务一直没什么起色。”葛洛夫显然也不太看好中国市场。

“我知道现在提出开拓中国市场的提议,看起来好像有点早。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是限于收入水平,不可能拥有很大的购买力,而且目前中国对这行业采取了保护政策,出口到中国的电脑产品会被征收高额的关税,直接销售产品的话暂时发展余地不大。不过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部分人群收入增加是比较快,尤其是沿海城市,而且这部分人对电脑产品相当感兴趣。如果我们只是坐等以后关税降低再去那就有点晚了,这段时间万一有别的企业先下手,影响中国人的采购心理,到时候对大家可能都不是好事。中国有句古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现在可以先去中国布点,不一定要卖产品,可以先把影响做出去,这对今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不要忽视了中国的潜力,要知道中国可是有十亿人,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买,也有上千万台。”我解释道。

葛洛夫和哈里斯忍不住点了点头,看来传说中的牙刷理论影响了不少人。

“不知道贵公司在中国是开展什么业务?”我向葛洛夫打听道。

“嗯,发展的是大型机业务。我们管理层觉得象中国这样的地方应该是需要,可惜一直没什么成绩。”葛洛夫有些惋惜。

“我觉得现在去中国推广大型机业务时机不太好。据我所知前两年中国已经研制出被称为‘银河’的大型机,可以满足部分需求,而且大型机属于受控产品,性能太好想出口恐怕很难,性能不好又不一定竞争得过‘银河’,所以去中国推广大型机业务不容易有成果。”我分析道:“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做单片机和工控机,中国现在现代化进程正需要这类产品,应该好做得多。”

“你这建议倒是很有新意,我会回去好好讨论一下的。”葛洛夫一口把酒杯里剩下的酒喝完,“嗯,到我上台发言了,失陪一会。”

葛洛夫走后,哈里斯有些苦恼的说道:“中国市场前景好我们也知道,可是中国目前对计算机类产品征收超过200%以上的进口关税,即使我们把产品运到中国恐怕也很难有竞争力。”

“我听一些来自中国的朋友说过,在中国一提到微电脑,就会有人想起IBM和苹果,那边的人只知道IBM和苹果是做微机的,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康柏这样能提供比IBM更好产品的公司。”我说道。

果然哈里斯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嘴里有些不满的嘟哝道:“该死的IBM和苹果。”

“我有一个想法,代价不高,又能宣传康柏的产品。”我开始蛊惑哈里斯。

“哦,说说看。”哈里斯看起来很感兴趣。

“我近期打算到中国成立一个办事处,然后和中国官方机构合办一个定期的软件设计大赛,这个比赛是需要奖品的,我本来是打算邀请感兴趣的公司来和我一起做,到时候可以通过比赛冠名、赛事广告来宣传合作伙伴,比赛奖品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我抛出了自己的部分计划,“如果康柏愿意参加,我们可以在宣传上特别说明奖品由生产美国最好PC的康柏公司提供,那岂不是很快就让中国人都知道康柏,今后买微机的时候自然首先就会想到康柏公司。”

“你这想法还不错,提供几台微机做奖品要不了多少钱,我会和公司管理层商议一下。我个人是很看好这个计划的。”哈里斯听得连连点头,看起来甚是满意。

这是门口想起了一阵敲门声,一个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哈里斯先生,马上要到您上台讲话的时间了。”

“不好意思,失陪一下。”哈里斯有些歉意的耸了耸肩,起身离去。

葛洛夫暂时还没回来,反正没人,干脆出去看看情况,于是我也跟着哈里斯走了出去。

当我和哈里斯回到大厅时,葛洛夫正在演讲台上鼓吹80386芯片如何如何先进,32位对16位芯片有哪些优势等等,再一次煽动大家跟进386计划,而且保证英特尔会加强广告投放,让终端用户会更容易接受80386芯片。为了加强说服力,葛洛夫还透露英特尔会进一步丰富80386芯片系列,不久将推出多个档次的80386芯片,以增强联盟成员生产PC的竞争力。不少厂家的代表都听得连连点头,看起来似乎都有些心动。

等葛洛夫讲完,哈里斯又上台发表演说,内容不外乎是广大兼容机厂商要自强,IBM不过只是纸老虎,只要大家团结,一定可以打败IBM之类的话。

看到葛洛夫走下演讲台,我赶紧邀请他一起去继续密谈。我先把对哈里斯讲过的关于软件设计比赛提了提,不过葛洛夫看起来兴趣不大。

“我觉得现在英特尔的宣传有些问题。”我突然转变了话题。

“不太可能吧,我觉得现在这个3比2好的广告很好啊,可以让终端用户很清楚的知道386芯片比老的286芯片要好。”葛洛夫满脸的疑惑。

“真的有这么好吗?也许英特尔还没注意到,很多终端用户根本就不清楚CPU与电脑之间的关系,这些用户自然也就不会关心CPU在电脑机箱中的具体位置,CPU是做什么的。”我解释道。

“我们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过这也没太大关系,反正我们又不需要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葛洛夫觉得关系不大。

“这种情况蕴含着一种危险,对终端用户来说,不了解CPU,那么购买微机时也不会关注采用谁的CPU。一旦出现一家有能力和英特尔竞争的公司,也能提供性能差不多的CPU,那么主动权就不会在英特尔手中了。”我开始蛊惑。

“这……,你有什么好办法?”葛洛夫脸色微变,也许他的心中已经浮现出可能的竞争对手。

“我是这样想的,一个新的宣传计划。”我继续蛊惑,“以加强终端用户对英特尔CPU的认知为核心,捆绑合作伙伴共同宣传,重点突出英特尔CPU的优点,最终目的是让终端用户根据CPU来选择微机。”

“听起来似乎不错。”葛洛夫有些意动。

“这个计划我称之为‘IntelInside’,就是在所有采用英特尔CPU的微机机箱上增加一个‘IntelInside’标示,采用标示和宣传捆绑的方式。”我进一步解释道,“如果暂时对这个计划有疑虑,还可以考虑加入我的计划,在中国那边试验一下效果。只需要在作为奖品的PC上都加一个‘IntelInside’的标示,同时在宣传上说明康柏PC的CPU是由英特尔公司提供,这样即可以在中国宣传英特尔,又可以检验‘IntelInside’计划的可行性,一举两得。”

“这个计划不错,我可以向董事会反映一下,应该问题不大。”葛洛夫笑道。

这时演讲完毕的哈里斯端着酒杯又回来了,刚刚坐定就忍不住问道:“在谈什么好事,可别忘了我啊。”

“还不是开始和你谈过的中国计划,葛洛夫先生听过后也很有兴趣,我想不如就我们三家来办吧。”我解释道。

葛洛夫和哈里斯都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补充一点,为了能让中国官方容易接受举办比赛的建议,我们可以向中国部分大学捐赠一批电脑,这也是一个宣传自己的机会,今后从这些大学里毕业的学生都知道提供电脑的公司是康柏,而电脑CPU都是英特尔的,这些人可都是未来的潜在用户啊。”我说道。

……

两天后,葛洛夫和哈里斯分别来电话表示公司董事会已经同意了之前谈的中国计划,在电话里我又把举办比赛的计划详细解释一遍,为了表示诚意希望英特尔和康柏都能派人参加,至于人选我建议尽量选择华裔去中国,这样便于沟通。

隔天,葛洛夫和哈里斯再次电话通知我结果,英特尔和康柏将会派人参加这次活动,英特尔的代表是赖炳荣,康柏的代表是吴国发,至于去中国的时间由我公司来定。

经过讨论时间初步定在11月初,VisualSystem公司的代表是虞博士和我,当然真正办事的还是虞博士,毕竟我看起来还太年轻,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有了自己安排。

按照我的计划,还要先去日本一趟,所以我带了几个人先走一步,等办完事后再从日本直接飞去北京。为了到中国后好碰面,我们约好集合地点就定在英特尔办事处所在地友谊宾馆,虞博士将和英特尔和康柏的代表一起出发。

在走之前我给叶博士打了一个电话,邀请他和我一起回国,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重新启动“软件发展计划”。说起来很巧,叶博士是我去年在Comdex大展上结识的,当时的叶博士刚来美国没多久。之前的几年,叶博士在国内和科委一起搞了一个和计算机软件有关的项目,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无疾而终,有些灰心丧气的叶博士黯然返回美国,休息了一段时间,正好赶上Comdex大展,就过来看看,顺便散散心。结果被我碰到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总算说动了叶博士,愿意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回国继续原来的项目,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官方项目,而是由我来支持。而现在时机到了。

本站最新网址:https://xsbang.net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