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曹操的举动
到了元和五年冬季,冀州系统的宣传机构,开始大规模宣传并州刘玦的残暴不仁,并州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期盼义军解救。
原来刘峰在元和五年的秋季就已经完成了军队的整合工作,正规军数量达到了四十多万,除了一军和二军,还有独立的骑兵一二师和炮兵一二师,还有几万地方防卫部队,用来维持治安。预备役部队达到了五十万,民兵达到了一百五十万。这个军队规模,已经让刘峰具备了平定并州的客观条件。
当然拥有着《冀州报》和宣传部的冀州系统,绝对不会放过宣传战,刘峰的军事系统在做着军事准备的同时,对并州的宣传战打响了。
现在的《冀州报》行数量已经过了三十万份,行间隔也从十天一期变成了五天一期。影响力非常之大。《冀州报》的舆论转向,立刻让各诸侯知道了刘峰准备对并州动手了。
兖州刺史府,曹操把《冀州报》扬起来对属下说:“各位,刘峰要对并州动手了,大家谈谈看法。”
程昱拱手道:“冀州攻打并州,其防御必然放松,主公可兵北伐,攻打冀州。一来可以牵制刘峰兵力,二来,听闻冀州富裕,能工巧匠较多,主公可以夺来自用。”
郭嘉却站出来道:“嘉认为,主公仍然可以出兵青州。冀州乃是刘峰老窝,必然会留下精兵强将防守,我军恐不易攻取。而青州兵较弱,刘峰出兵并州,必然无力去管青州。我们仍可用圣旨齐郡划归兖州之名出兵。此师出有名。”
曹操以为然,点头道:“奉孝之言深合吾心,众位回去后立刻预做准备,一旦刘峰进兵并州,我军就出兵青州。我看刘峰怎么顾得过来。”
郭嘉抱拳道:“主公,青州城池并不好攻,徐州刺史徐泰曾与主公并肩作战过,不如约徐泰一起进攻青州,共分其地。”
曹操大喜道:“甚善。吾愿派出使者前往徐州说服徐泰。何人愿往?”
程昱出列道:“昱愿往。”
曹操便让程昱携带礼物前往徐州。
程昱到了徐州,见到了徐泰,把曹操的要求一说,徐泰开始沉思起来。
徐州刺史徐泰年纪将近六十,在九路诸侯讨尚封时,曾与刘峰、孙登、曹操并肩作战。后来还与孙登一起帮助曹操平定了兖州黄巾之乱。虽然手下部将穆顺曾被马在战场上刺死,但是那时马还没有归顺刘峰,所以他和刘峰、孙登还真谈不上有什么旧愁新恨。反而还有并肩战斗之谊。
徐泰不敢马上回答程昱,请程昱去歇息,然后找来众人议事。
谋士陈登道:“主公,曹操上次攻打青州,大败而归,而且有《冀州报》的宣传,名声迎风臭十里。这一次想来是怕打不赢青州,所以要拖主公下水。主公不可上当。”
“哦?”徐泰眉头一皱。
陈登继续说道:“青州刺史孙登乃刘峰岳父,而孙登之女孙瑛乃冀州二号人物。青州刘峰必救。否则没法对孙瑛和青州冀州交待。既然刘峰必救青州,想来曹操也讨不到好。上一次虽然冀州方面不承认他们出兵了,但是据登推测,冀州必然出兵了,而且不少于一万,这才让曹操吃了大亏。”
徐泰道:“如此一来,那吾就回复曹操使者,说我军兵微将寡,不好出兵就是。”
“不然,曹操军力雄厚,不可得罪。主公不妨答应曹操出兵。但是先不兵,而是等待曹操在青州的战况再做决定。假如曹操进军顺利,我军不妨兵占些便宜。如果曹操出兵不顺,那么我军也就不用动了。”陈登说道。
“妙哉!就这么办!”徐泰高兴地说。
于是徐泰回复程昱,说徐州答应兖州结盟的请求,一旦曹操兵,徐州愿意追随其后,从青州南面进攻青州。程昱大喜,以为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回兖州了。
曹操得到程昱回报,大喜,吩咐立刻准备粮草,准备再次青州之战。
郭嘉却道:“徐泰为人老奸巨猾,岂能如此轻易同意?必然出兵与青徐边界,以观我军胜负。我军胜,徐泰就会来摘桃子,我军败,徐泰必然会退兵。”
曹操笑道:“这吾岂能不知?要想得利,还得依靠自身实力。青州,吾誓取之!”
曹操这边厉兵秣马,以及徐州那边开始战争准备,早有细作报到刘峰那里。
刘峰拿着情报与众将商议。
“看来这一次不光是曹操蠢蠢欲动,连徐泰也想来占便宜啊。”刘峰笑呵呵地说。
桑炯道:“主公不可轻忽,曹操和徐泰实力都不弱。如果两军夹击,曹操攻打齐郡,徐泰攻打北海,青州危矣。”
刘峰笑道:“青州必然要保住,给吕四农他们再派遣一万军队去,再给赵云一千骑兵。另外让辎重军的胡世带领五千兵马守北海。青州差不多就可以守住了。”
胡世万万没想到主公会点他的名字,激动地差点站起来。
桑炯道:“徐泰兵马并不比曹操少,他主攻北海,主公只派五千兵马去守,是否少了点。而且胡世一直在辎重兵,从未单独带兵,让他守北海,是否草率了点?”
刘峰道:“徐泰老奸巨猾之辈,岂能真的出力攻打北海?所以西面的曹操才是本次进攻的主力。有吕四农、唐三和周芳他们守住西线,南线就无忧。加上这次吾给他们送去了大量的炸药包,他们要是再守不住,那他们就自己羞死算了。胡世在军队多年,也该独立带兵了。胡世!”
“到!”胡世一下子就蹦了起来。
“你带五千兵马守卫北海,如果徐泰真的大举进攻,就退守莒县。守住莒县就算你大功!”刘峰吩咐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胡世满脸喜悦地敬礼。
桑炯又道:“主公,欲平并州,也不可不防曹操看青州不好打,而渡河攻我冀州。还有辽东的公孙姬苏也不可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