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帮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仙枕奇梦 > 第十四回,尹喜转世老君西行

第十四回,尹喜转世老君西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太上老君把尹喜推过金刚圈之后,自己和青牛也飞入空中不见了。(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函谷关众兵将见了,都知道遇见了神仙,大惊而跪地膜拜不止。
那太上老君升入空中,先观那白气降生的地方。原来那白气飞去的是西方中土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王族,那白气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入于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的腹中。

周昭王某年四月八日(有说周昭王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的,不过《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死于十九年,另释迦牟尼卒于八十岁,即周穆王五十三年,这样算他该生于周康王时候了。因是小说,就虚构一下吧),摩耶夫人返娘家天臂城待产,行至蓝毗尼园时,树林蓊郁翠绿、百花娇艳盛开,明星出现,一切景物都美妙清净无比,摩耶夫人手扶无忧树枝叶观赏园子的景色时,那白气化生的太子即于此时,由摩耶夫人之右胁诞生,就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诞生时,有各种殊胜妙相与瑞兆,大地有六种吉祥震动,帝释、梵天以各种化身示现,守护四周;天女散花,天众以天乐庄严,并以殊胜美妙之甘露沐浴其身,诸天以殊胜妙好之甘露沐浴其之缘起,释迦牟尼诞生后,随即于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涌现宝莲承接其足;释迦牟尼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应时天地大动。三千大千刹土。莫不大明。释梵四王。与其官属诸龙鬼神阅叉揵陀罗阿须伦。皆来侍卫。有龙王兄弟。一名迦罗。二名郁迦罗。左雨温水。右雨冷泉。释梵摩持天衣裹之。天雨花香。弹琴鼓乐。熏香烧香。捣香泽香。虚空侧塞。夫人抱太子。乘交龙车。幢幡伎乐。导从还宫。王闻太子生。心怀喜跃。即与大众百官群臣梵志居士长者相师。俱出往迎。王马足触地。五百伏藏。一时出。海行兴利。于时集至梵志相师。普称万岁。即名太子。号为悉达(汉言财吉)。王见释梵四王诸天龙神弥满空中。敬心肃然。不识下马礼太子。时未至城门。路侧神庙一国所宗。梵志相师咸言。宜将太子礼拜神像。即抱入庙。诸神形像。皆悉颠覆。梵志相师。一切大众。皆言。太子实神实妙。威德感化。天神归命。咸称太子。号天中天,于是还宫。天降瑞应。三十有二。一者地为大动。丘墟皆平。二者道巷自净。臭处更香。三者国界枯树。皆生花叶。四者苑园自然生奇甘果。五者陆地生莲花。大如车轮。六者地中伏藏。悉自出。七者中藏宝物。开现精明。八者箧笥衣被。被在柁架。九者众川万流。停住澄清。十者风霁云除。空中清明。十一者天为四面。细雨泽香。十二者明月神珠悬于殿堂。十三者空中火烛。为不复用。十四者日月星辰。皆住不行。十五沸星下现。侍太子生。十六天梵宝盖。弥覆宫上。十七八方之神。奉宝来献。十八天百味饭。自然在前。十九宝瓮万口。悬盛甘露。二十天神牵七宝。交露车至。二十一五百白象子。自然罗在殿前。二十二五百白师子子。从雪山出。罗住城门。二十三天诸婇女。现伎女肩上。二十四诸龙王女绕宫而住。二十五天万玉女。把孔雀拂现宫墙上。二十六天诸婇女持金瓶盛香汁。列住空中侍。二十七天乐皆下。同时俱作。二十八地狱皆休毒痛不行。二十九毒虫隐伏。吉鸟翔鸣。三十渔猎怨恶。一时慈心。三十一境内孕妇。生者悉男。聋盲喑哑。癃残百疾。皆悉除愈。三十二树神人现。低礼侍。当此之时。**国。莫不雅奇。叹未曾有。

就连远在东方的周朝,竟然也现异象,昭王某年四月初八日,平旦时,暴风忽起,宫殿人舍,咸悉震动,夜有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十方,尽作青红色。王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对曰:‘西方有大圣人降生。’王又问:‘于天下如何?’答道:‘此时无他,千年后,这个宗教会传到东土。’王命刻石记下此事,埋于南郊天祠前。

这太上老君见了,也不觉大为惊讶,瞠目结舌。这释迦牟尼诞生的行为艺术也未免搞得太夸张太宏伟壮观了吧!这需要组织浪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呀!相比之下,自己的出生真是相形见绌了。自己那时是九龙吐水灌洗其形。化为九井。那时自己须皓白。生下来就会走。步生莲花。乃至于九。时有自然天衣桂体。神香满室。阳景重辉。自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动植众生。周遍十方及幽牢地狱。应度未度咸悉度之。隐显人间。为国师范。位登太极。无上神仙。这个小太子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太上老君正疑惑时,又见那太子身边,有九道隐隐彩光相护,仔细看,原来是西方教准提教主、接引教主、过去六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过去佛燃灯古佛,他们正给太子祝福。于是太上老君一下就明白了,原来这许多恢弘的场面祥瑞,都是他们几个帮忙搞的。太上老君叹息道:“天哪,他们竟然看中了我的徒弟,明抢不好意思,就暗夺了。也罢,缘来缘散缘如水,我这是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给他人做嫁衣裳呢,随他怎么样吧!”

太上老君又观那道青气所落脚之处,却是蜀国成都一关姓人家,这个孩子生时即手握一书,就是那本没来得及还给太上老君的《道德经》。

有人说应该是太上老君转生蜀国大官李氏之家,他在过函谷关时即收了尹喜做弟子,并让尹喜数年后,往西蜀寻青羊之肆。太上老君让一头青龙化生为羊,色如青金,常在新生婴儿之侧,爱玩无数。忽一日失羊,童子寻觅得于市肆。喜至,遍问居人,无有青羊肆。忽见童子牵羊,于自己解释道:“既有青羊,复在市肆,圣师所约一定会在这。?”于是问:“这是谁家的羊?牵着它想干什么去?”童子答曰:“我家大人生一子,爱玩此羊。失去两日,儿啼不止。今已复得欲回家。”喜即嘱曰:“愿为告大人之子云,尹喜到了!”童子如其言,入告儿。儿即振衣而起曰:“令喜前来。”喜入其家,庭宇忽然高大,涌出一莲花之座,见化数丈白金之身,光明如日,顶上回光,建七曜之冠,衣晨精之服,披九色离罗之帔,坐于莲花之上。举家见之俱惊怪。儿曰:“吾老君也。太微是宅,真一为身,太和降精,曜魄为人,主客相因,何乃怪也。”喜欣喜无量,稽言曰:“不意今日复奉天颜。”老君曰:“吾向留子者,以子修世未久,深染恩爱,初受经诀,未克成功,是以待子于此。今子保形炼气,已造真妙,心结紫络,面有神光;金名表于玄圃,玉札系于紫房;气参太极,解形合真矣。”即命召三界众真,诸天帝君,十方神王,洎诸仙众。顷刻净空而至,各执香花,稽听命。老君敕五老上市,四极监真,授喜玉册全文,号文始先生,位为无上真人,居二十四天正之上;统领八万仙真,飞腾虚空,参侍龙驾。其家长幼二十余口,即时拔空升天。

但事实上,太上老君世世为帝王师呀,所以是关尹子降生于蜀国。他不姓李,而姓关,名尹子(谐音就是观音子)。他天生聪明,幼时即背会了全本的《道德经》。长大后清虚自守,归栖于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下。元代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尹喜岩“古有铜床玉案,今无”。元代罗霆震呤《尹仙岩》诗曰: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不待邛州乘鹤去,此山仙己是天崖。”

太上老君见关尹子已降生,却什么奇迹也没生。只有其一家人慌乱喜悦,接生婆忙前忙后,他自己响亮的哭声。什么大地震动呀,狂风暴雨呀,五彩云霞呀,红光呀,异香呀,日月星辰的特殊现象啊,神仙鬼怪的捧场啊,竟然都没有。关尹子的娘说:“又添了一个什么娃?”

关尹子的爹说:“男娃。”

关尹子的娘说:“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

关尹子的爹说:“但愿他长大了有本事,当大官大财,娶妻生子,代代相传。”

太上老君叹息:人比人,气死人。同是尹喜的魂魄,怎么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呢?算了,自己还是化身古先生,先上竺乾等西方国家游历一番吧,镀镀金也是好事。这样以后自己的传记里,也可以多添上一番辉煌的经历,多挣上一笔稿费。

他在天上观看了一天,地上已是一年。然后他又飞落在函谷关外,骑着那头青牛,嘴里哼着““玄黄世兮拜明师,混沌时兮任我为;

五行兮在我掌握,大道兮渡进群贤。

清净兮修成金塔,闲游兮曾出关西;

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

一步一晃地向着西方走去。

但一路之上,所逢不是糊涂之人,就是自作聪明之人,并无一个与太上老君有缘。眼下已是秋深草黄,黄沙万里,深入不毛了。太上老君叹息道: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可惜我并无可辞别之人,也无人劝我添衣加饭。”

又行了数千里,忽见一河,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径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万丈洪。仙槎难到此,莲叶莫能浮。衰草斜阳流曲浦,黄云影日暗长堤。那里得客商来往?何曾有渔叟依栖?平沙无雁落,远岸有猿啼。只是红蓼花蘩知景色,白灊香细任依依。

太上老君暗道:这莫非就是《山海经》记载的“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的弱水?那南面就是昆仑山了。王母娘娘就居于这山上的瑶池,要不要去瑶池顺便拜访一下她?他思忖着,正欲飞越此河,忽听河水哗啦一响,水波里跳出一个妖魔来,相貌丑恶:

一头红蓬松,两只圆睛如灯。不黑不青蓝脸,如雷如鼓龙声。

身披一领黄氅,腰束双攒白藤。项下骷髅项链,口角丫杈峥嵘。

他赤着脚,光着膀,跳落岸上。他看那太上老君,毫光照耀,景垦庆云,肌肤绰约,似闺中处子;精神充溢,犹襁褓之婴儿。虽在风沙堆里走,却无半点疲惫形。又看那牛,肥肥壮壮,壮壮肥肥,不觉口水欲滴,心道:几日没有行人,饿得我头晕眼花,不料今日竟然老天可怜,送来一人一牛。这人虽然老了些,不甚可口,这牛倒是肥嫩呢。也罢,先吃了这人,就当开胃菜,再慢慢地享用这牛儿。想罢,恶狠狠扑来。

太上老君见了,叫道:“且慢,你这妖怪,为何要吃我,你又是何人?”

那妖怪笑道:“我饿了,自然要吃东西了,这还用问。至于我,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尽黑黄。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太上老君笑道:“原来是个螃蟹精,那你可知我是谁?”

那妖怪道:“管你是谁,反正我要吃饭充饥。”

太上老君冷笑道:“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

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弥山倒性还存。”

那妖怪道:“不要给我打哑谜,我傻,人家都叫我傻子。”

太上老君道:“我本是世世为帝王师,上三皇时为玄中**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录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武王时为经成子,现如今为古先生,大赤天太清境的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太上老君!”

那妖怪听了,咕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太上老君得意地道:“你怕了?”

那妖怪道:“你说的时间太长了,我饿得撑不住了。”

太上老君道:“愿意跟着我做徒弟吗?”

那妖怪道:“有饭吃吗?有饭吃就愿意。”

太上老君道:“你可以说是得到了道的真谛,直奔主题啊!好了,跟我走吧,我会给你找个饭碗的。”

那妖怪道:“谢谢啊!”

太上老君道:“还不改嘴!”

那妖怪道:“改什么嘴?”

太上老君道:“叫我师傅呀!”

那妖怪道:“师傅。”

太上老君心里美滋滋的,唉,好多年没听见人喊师傅了,这一听,那颗心真像湿抹布抹过一般,可舒服了。不过以后碰见了三师兄,我该怎么办。我曾经嘲笑他连禽兽都收做徒弟,现在我更进一步,连这最古老的爬行动物都收做徒弟了,他肯定会嘲笑我。不行,我得嘱咐几句。

太上老君开口道:“你这妖怪,有名字吗?”

那妖怪道:“没有。”

太上老君道:“我给你起个名字。你居于这昆仑附近,就叫做昆仑奴吧!”

那妖怪感谢道:“多谢师父。”

太上老君道:“不能叫师傅,要叫主人。”

那妖怪道:“为什么呀,师傅?”

太上老君道:“不为什么,在别人面前,也得叫我主人。”

那妖怪道:“是,师傅。”

太上老君道:“叫主人。”

那妖怪道:“是,叫主人。”

然后那妖怪道:“叫主人,现在我们要去哪呀?”

太上老君道:“你要叫主人。”

那妖怪道:“我是在叫叫主人啊1”

太上老君道:“我是说,你叫我主人。”

那妖怪道:“你不是说,我叫昆仑奴吗,怎么又叫我主人?”

太上老君气得头疼,“我是主人,你喊我的时候,就喊主人。”

那妖怪道:“我明白了,喊你主人。”

太上老君道:“明白就好。我们去昆仑山,王母娘娘那。”

那妖怪拍掌道:“好耶,听说王母娘娘那有蟠桃,还有玉液琼浆,我可以大饱口福了。”

太上老君道:“你就知道吃。”

那妖怪道:“主人,有吃的吗,我饿了。”

太上老君道:“我包裹里还有一块锅贴,你先吃了垫垫吧!”

那妖怪接过太上老君递过的饼子,就一边吃,一边牵着青牛的缰绳,和太上老君腾云前往瑶池而去。

本站最新网址:https://xsbang.net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