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帮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继承五万亿 > 第四十五节:太原李渊

第四十五节:太原李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沽,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隋末乱世,战火纷飞,群雄,诸侯并起,逾演逾烈,庙堂高官,江湖奇人各施手段,其目的很简单,就为那金字塔的顶端,即皇帝宝座。

太原又称晋原。李渊,这几日郁郁寡欢,吃不好,睡不着,似乎很着很重的心事。他的异样被其子李世民看在了眼里,几经思索,决定找其父谈谈。

这日,李世民找到其父,然后他们就到了密室里。

李世民与其父话谈了些家常,见李渊的神色似乎有所好,李世民才问道:“爹爹,孩儿见你这几天好象有什么心事似的,何不说给孩儿听听,让孩儿给您想想办啊,也许孩儿能帮您呢?”

李渊一愣,也许是没有想到李世民回突然有此问吧。但他知道自己诸子当中,就以二儿子世民最有急智。

李渊膝下一共有四子,即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霸,四子元吉。另外,他还有七个女儿,均已成年。

李渊,见儿子满是关怀之色,决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给儿子世民,当即说道:“世民,你也知道,今上对我们李家极不信任。再说,他也很是残暴,所以才弄的现在战火纷飞。恐怕过不了多久,大隋王朝就要毁在他的手里了。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看来。李渊是见到农民起义军日益壮大而有所眼红吧。

李世民睿智的双眼紧盯着其父道:“爹爹,您对您现在的地位满意吗?”

李渊被盯得浑身不自在,心想道:“我满不满意,以你的智慧,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李世民自然能猜李渊的心思,但他更知道其父的性格,那就是有雄心而无雄胆。

的确,李渊是个胆小怕事之人,他尽管不满足于现状,可他又不敢公然反抗。因此,对于其子的问话,他都不敢明白的回答。其实,这也不能怪李渊,毕竟事关生死,一不小心就会祸及全家的。

李世民见其父犹豫不绝的样子,知道一时之间也问不出过所以然来,因此就不再提那些让李渊觉得敏感的问题。

离开密室后,李世民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直接找到了幕僚刘文静。

刘文静,本是隋朝的一个地方小官,由于得罪了顶头上司而被诬陷下狱,也许还真的是应了那句‘无巧不成书’的老话,他被关押的地方正好是在太原,而李世民巧之又巧地遇到了他,经过一阵子的交谈,李世民发觉他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物,于是暗中帮了饿额刘文静一把。也许是看在李世民救了自己一命的分上,刘文静就投奔了李世民,成了饿额李世民的头号智囊人物。

李世民把今天的事情讲给了刘文静听,刘文静听毕故意道:“世间战火不断,受苦的始终是老百姓啊。除非有像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英雄若恩物,否则,天下是安定不了的。”

李世民哪有不明白的道理,笑了笑道:“先生怎知道没有那样的人物呢?只怕是一般的人发现不了,今天我找到先生,就是想和您上头天下大事,想听听先生的意见。”

刘文静闻歌玄而起雅意,抚须笑道:“我到底是没有看错公子啊。现在天下大乱,烽烟不断,而皇上却只顾自己享乐,这是个好机会啊。太原城里有的是英雄豪杰,而唐国公手里又有近十万上午雄兵,只要振臂一挥,到时保证会有人争相来投,杀出关去,用不了半年,天下就可以到手了。”

李世民暗暗点头,但还是道:“只怕家父不敢,怎么办啊?”

刘文静想了想,附在李世民的耳边不知说了什么,李世民才点头微笑了起来,一场‘阴谋’展开了。

第二天,李世民依刘文静之计,派了亲信带着钱财去找太原行宫宫监裴寂赌博,借此与其搭上关系。又过了几天,李世民请裴寂喝酒,随后裴寂又回请李世民。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更何况裴寂与李渊还是老相识呢,李世民这次跟他能这么快就混得烂熟,李渊的劳至少占了一半。礼尚往来,他们的关系就变得十分的密切了。

这天,李世民又请裴寂在太原城档次最高的悦宾楼喝酒,酒席上,李世民愁眉不展,好象有很重的心事似的。

裴寂饮下一口山西名酒杏花春道:“世侄为何事烦恼啊?”

李世民哎的叹道:“世叔,你想必也是知道的,皇上把我们李家一直是看着眼中钉,肉中刺的。而当今局势又这么的混乱,真是朝不保夕啊。”

裴寂听李世民这么说,他乃是聪明之人,当然听得出李世民话中有话。于是问道:“世民贤侄想怎么做?”

李世民果断地道:“小侄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只家父比答应啊。世叔,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裴寂不但吃了饿额李世民的,更从李世民那里拿了不少的好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似乎是成了千古不变的定律,裴寂是个聪明的角色,他知道,只要这次帮了李世民,以后的好处会更多的。

脑海里飞快地盘算着的裴寂道:“世民贤侄不必着急,我跟你父亲是多年的老友,我的话想必他还是会听一些的。”

李世民听毕才高兴起来,连忙举杯敬酒,气氛显得其乐融融。

历史,沿着惊人相似的轨迹运转。大隋王朝难道真的会被李唐替代吗?如果没有人刻意地去改变历史,那么下一个朝代必是李唐江山无疑。

裴寂还记得,不久前李渊曾收下了他送去的太原行宫的两个宫女,于是决定在这件事上作文章。

太原行宫,裴寂请李渊喝酒,两人喝得醉眼蒙脓的时候,裴寂扯着酒嗝道:“李兄,都是我害了你啊,我送你的那两个宫女之事,恐怕是要传出去了。”

裴寂一边说着一边注意着李渊的神色变化,眼光犀利,全没有刚才的醉态。

李渊似乎没有听明白似的道:“兄弟,你说什么?”

裴寂于是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这下李渊算是听得真切,吓得酒醒了一半。总算是想起了除夕夜之事。那夜,李渊受裴寂的邀请到行宫喝酒,最后喝醉了。第二天醒了时,发现自己赤身,而且身边还睡着两个美女,洁白的被单上落红点点,李渊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他可是当朝的唐国公,幸两个女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现在经裴寂这么一说,才想起行宫里的女人全是为皇帝准备的,自己私留宫女,还是让皇帝知道了,那可是灭族的罪啊。

李渊急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裴寂趁热打铁的道:“李兄,令公子世民怕事情败露,以至于招来祸事,正在招兵买马,网罗人才。现在既然这样了,你何不先下手为强呢?再说了,你身份尊贵,起兵反无道暴隋可谓是名正言顺,我敢打赌,只要你举义旗,天下豪杰势必来投,到时杀出关去,指日可待啊,你还犹豫什么呢?”

李渊对于势力越来越大的农民起义军可是眼红得很,现在经裴寂这么一说,他的那颗不满足之心又活动了起来。想着日后身登大宝,拥美无数,于是暗中咬牙,一拳擂台在案几上,令碗碟乱飞,然后装着很是无奈的道:“事以至此,我也没有什么退路了,就拼他一场吧。”

人啊,每当利益当头之时,才不管君臣之道呢。

这一夜,李渊又醉了,宿在了行宫里,享受着帝王般的待遇,而且还美美地做了一个好梦,即皇帝梦。他还没有当上皇帝呢?

就在同一个夜里,身在京都的隋炀帝也做了一个与李渊完全相反的梦。他梦到了扬花的凋零,李子花的绽放,另外还有一朵幽兰,其绽放的气势压过了李花。

隋炀帝从梦中惊醒了,回想着梦中的情景,不由喃喃自语道:“扬花凋零李花开,空谷幽兰?空谷幽兰?难道扬花是代表着我大隋杨氏吗?那李花呢,是代表着他吗?不,朕不相信,这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隋炀帝转展难眠,终于熬到了天亮,清洗一番,用过早膳,朝也不上,信步到了御花园。

突然,隋炀帝驻步而立,死死的盯着御花园一角,他看到了,他看到了梦中的一幕。居然如出一辙,而且还是如此的不合时令,扬花凋零,李花绽放,而空谷幽兰却迎风摇曳。

隋炀帝心情糟透了,他气急败坏地冲到李花树下,大声叫道:“来人啊,替朕把这棵李子树砍了,要连根拔除,御花园里所有的李子树都要砍了,传朕旨意,以后不许再种李子树。”

侍侯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和宫女们秉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既然皇帝已经下了命令,他们哪敢怠慢。于是,御花园里就主县了非常喜剧的一幕,那就是太监和宫女们挥汉如雨地在砍李子树。

看着被全部放倒的李子树,隋炀帝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朕让你开花,看你现在还开不开,哈哈,这天下是朕的,你永远别想夺去。”

皇帝的好恶,直接影响到了朝中大臣的好恶,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知晓了皇帝不喜欢李子树的事情。因此,他们照样学步,把自己家的李子树全部除掉,甚至不再吃李子这种果实。于是,长安城的情景就乱套了,当然,最遭罪的就属老百姓了。

几天后,城里就流传着一首歌谣,大意为:扬花谢,李花开,空谷幽兰平空来,扬花李花皆不及,兰花朵朵如莲台。

也许,有人知晓了皇帝的梦景,故意编出如此歌谣,而市井小民才不知其利害,只觉得此歌谣通俗易懂,唱来朗朗上口,一时之间传唱遍了天下。

各方诸侯,豪杰听闻此歌,反应不一。当贺兰力偶内天得知时,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说了一句让人当时很不解的话“,一遇风云便化龙。”然后就吩咐瓦岗军的三千精锐如此如此,于是,瓦岗三千精锐真的出世了,他们以各种身份混进了各大诸侯豪杰的阵营中,随时准备着变天行动。他们的行为正好是应了“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天,真的要变了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隋唐风云》第四十六节:阳奉阴违

本站最新网址:https://xsbang.net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